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名反应 > 正文

Schmidt反应

Schmidt反应是一个有机重排反应,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,是指羧酸、醛或酮分别与等摩尔的叠氮酸(HN3)在酸(质子酸如硫酸、多聚磷酸、三氯乙酸等,以及路易斯酸)催化下发生分子内重排分别生成胺、腈及酰胺的反应。该反应由Schmidt教授在1924年发现。

如果原料在酸中稳定,该反应的产率高于同类型的Hofmann重排Lossen重排Curtius重排。叠氮酸及酰基叠均是易爆且有毒的化合物,使用时需注意安全。

schmidt1 反应机理

Schmidt反应的机理与Hofmann重排Lossen重排Curtius重排的机理相似,也是形成异氰酸酯中间体。

以羧酸作原料时,首先羟基质子化,水离去,生成酰基阳离子1;1与叠氮酸加成,生成质子化的酰基叠氮2;2发生重排,烷基R迁移至C-N键另一端,氮气离去;水进攻质子化的异氰酸酯生成氨基甲酸4,去质子化及失二氧化碳得到产物胺。当R为手性碳原子时,重排后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变。

酮作原料时的反应机理为:羰基加质子得到2,再与叠氮酸亲核加成生成叠氮化物中间体3,使羰基活化。3发生消除反应失水生成亚胺4,而后两个烷基之一迁移至氮端,氮气离去。水进攻正电性碳,消除质子得到7,最后经互变异构生成产物酰胺。

schmidt3

反应实例

schmidt4

参考资料

[1] K. F. Schmidt, Z. Angew. Chem.,1923, 36, 511.
[2] H. Woeff, Organic Reactions, 1946, 3, 307.
[3] P. A. S. Smith, Organic Reactions, 1946, 3, 363.
[4] 上尾庄次郎,有机合成反应[上],1975, 93.

[5]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6%BD%E5%AF%86%E7%89%B9%E5%8F%8D%E5%BA%94

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f873.com/?p=360 | 水的信仰

avatar
该日志由 水的信仰 于2015年03月13日发表在 人名反应 分类下, 你可以发表评论,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。
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: Schmidt反应 | 水的信仰
关键字: ,

Schmidt反应:目前有2 条留言

  1. avatar
    沙发
    lyz:

    羧酸Schmidt脱氮气的箭头反了

    2021-07-29 13:17 回复
    • avatar
      水的信仰:

      谢谢指正,已修改

      2021-08-27 08:50 回复

发表评论

快捷键:Ctrl+Enter